一、有关冷却塔补给水量
循环水因以下(1)至(3)的原因而减少。应按此减少量进行补给。
(1)蒸发损失(E)
冷却塔将蒸发一部分的水,以使循环水冷却,为此,应补充被蒸发的水量。
t:循环水出人口的温度差(摄民度)
L:循环水量(公斤/小时)
R:水的蒸发潜热量(千卡/公斤)
37摄民度时位575(千卡/公斤)
(2)水滴损失(C)
为风视转动时与气体一起排出的水液量与白通风口飞掘的水量的和。
水滴损失量C(%) =约为循坏水量的0.1%
(3)排污量(B)
因冷却时常蒸发一部分的水,以至留下循环水中的溶解成份并浓缩。循环水中的浓缩溶解成浓度与补给水中的溶解成份浓度的比称为循环水浓缩倍数。
为使循环水在一定的浓缩倍数下进行运转,将部分的循环水排出于外部,以保持适当的水质。这种工作称为排污。
排污量应为低于根据补给水水质,设置环境以及使用状态所设定的浓缩倍数的值。一般,为了使循环水在某个浓缩倍数以下进行运转时,排污量可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N:浓缩倍数(一般N=3左右)
C:水滴损失量
(4)补给水量(M)
补给水量: M(%)=E+C+B
M(公斤/小时) =Lx(E+C+B)
比如: 蒸发量 E=0.87%
水滴损失 C=0.1%
排污量 B=0.3%
L代表循环水量(kg/h)
M=0.87+0.1+0.3=1.27%
在这里为1.27%, 一般可认为补给水量为循环水量的2%左右。
二、冷却塔水流量估算
1、电制冷主机—通式:
(1) 匹数×2700×1.2×1.25÷5000
或 (2)冷吨×3024×1.2×1.25÷5000= 冷却塔水流量m3/h)
冷却塔已知其它条件确定冷却塔循环水量的常用公式:
a.冷却水量=主机制冷量(KW)×1.2×1.25×861/5000(m3/h)
b.冷却水量=主机冷凝器热负荷(kcal/h)×1.2/5000(m3/h)
c.冷却水量=主机冷凝器热负荷(m3/h)×1.2(m3/h)
d.冷却水量=主机制冷量(冷吨)×0.8(m3/h)
e.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kcal/h)×1.5×1.25/5000(m3/h)
f.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m3/h)×1.2×1.25(m3/h)
g.冷却水量=主机蒸发器热负荷(冷吨)×1.2×1.25×3024/5000(m3/h)
注:以上:1.2为选型余量1.25为冷凝器负荷系数。
Q=cm(T2-T1)t是时间,即降温需要多少时间
算出来的制冷量单位是大卡(kcal/h),然后再除以0.86就是制冷量(w)
如果是风冷,再除以2500,就是匹数
如果是水冷,再除以3000,就是匹数
Q单位J;冷却塔C比热,如果是水就是4.2kJ/K*kg ;T2-T1就是降温差值。制冷量=Q/4.2/t。
三、冷却塔常见问题和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