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拆箱和安装
4.1 拆箱 产品在出厂前已进行了严格的检定,在拆箱时请检查运输集装箱和分析仪,以防设备在运 输过程中损坏或部件松动,仔细记录设备的所有情况,必要时联系供应商妥善解决。
4.2 安装
4.2.1 监测子站房建设 监测子站房应尽量选择建在靠近样品源(排放口或渠道)的位置以减少分析延时。 监测子站房面积宜大于 10 m2。仪器放置的地面应铺地砖,要求地面平整和水平,耐腐蚀、无震 动。仪器地面应高于取样口地面 300mm 以上,以保证所布管道中间不得有凸起或凹下。 监测子站房靠近污水渠一侧的墙面上(参考示意图 4.3),应根据第 4.2.3.2.2 章节的要求开设 相应的孔,并预铺设好需要的管道(参考示意图 4.5)。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彩钢板房,彩钢板房具有建造速度快,造价低廉,外观大方,不用装饰的优 点。 图 4.1 彩钢板监测子站建议尺寸图4.2 彩钢板监测子站建议文字图
4.2.2 监测子站房室内要求
4.2.2.1 电源供给 单相交流电:电源电压:220V±15%AC ,电源频率:50Hz±5%,电源功率:2000w 以上(本设备 不含水泵的功率约 350W,电源配给总功率≈所有监测设备功率之和+所有外接潜水泵功率之和+空调 功率+至少 20%余量),应有良好接地。至少配有 5 只三眼插座和 2 只二眼插座,固定在 1.2 米高处, 或配有二只多功能电源插板,可以扩接水泵、电脑等用电设备。 对于电压不稳定和经常断电的地区,建议使用功率匹配的交流电源稳压器,以保护仪器。
4.2.2.2 室内要求 室内照明应能照射到仪器正面(40W 日光灯); 干燥、通风且满足设备运行环境温度(应装有空调,使之保持恒温在 5-30℃),避免阳光直射; 避免强电磁场干扰; 避免强腐蚀性气体。 备有洗手池,以便维护时洗手用。
4.2.3 安装
4.2.3.1 仪器的放置 仪器的尺寸为宽×高×深=500×1430×403(mm),要求仪器的左右保持≥600mm 的空间,前 面保持≥1000mm 的空间。 通常安装仪器的工作站如下图所示:4.3 工作站安装(建议)平面示意图
4.2.3.2 泵的选择、管路的布置及安装
4.2.3.2.1 泵的选择 从采样点给仪器输送水样的水泵,其功率应使被测水体输送到仪器处的流量不小于 50 升/分钟, 不大于 200 升/分钟为宜。通常采样点与仪器的距离小于 20 米时,选用 350W 的潜水泵或功率小于 750W 的自吸泵。当采样点与仪器的距离大于 20 米时,应选用 550-750W 的潜水泵,另还应根据水 样的腐蚀性考虑是否选用耐腐蚀泵。
4.2.3.2.2 泵和管路的布置 采样点至仪器安装处应预先安装好水泵、穿线管、水样进水管、出水管和溢流管。连接的管道 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硬聚氯乙烯塑料、ABS 工程塑料或钢(在水质具酸碱性的地方不能金属管材)、 不锈钢等材质的硬质管材。为了方便与仪器设备连接,建议管道采用硬质 PVC 管。
要求:
①放置仪器的地面应高于水槽壁,管道从仪器到水槽呈坡型下降,尽量减少管道弯头的的数量, 并且管道中途不应有凸起或凹下的地方,避免管道中存水,以利于进水管道的排空和冬季防冻。
②管道的安装过程要十分仔细,安装好的管道内要干净,不得有直径大于 2mm 的杂物,以免 损坏潜水泵或堵塞管道。管道口在仪器安装前应用干净的东西堵好,以免杂物进入。
③潜水泵安置的位置其水流应为层流态,所抽吸的水体应不呈气溶胶状(即水中含有大量气泡)。 气溶胶进入仪器将使测量结果不准或使仪器报警。明渠排水系统中产生气溶胶的原因,主要是 潜水泵放置处水流是从高处跌落,裹挟大量气泡进入水体形成。
④若使用的是潜水泵,在潜水泵原有的滤网罩外部再裹一层不锈钢过滤网,滤孔的直径在 1.0-2.0mm 之间。预安装好的管道应将各端口封好,以免颗粒杂物进入。
⑤潜水泵及进水口应能方便维护,遇到诸如较大薄膜包裹水泵时,能方便地去除。
⑥潜水泵电器的连接方法: 本仪器后面板有潜水泵控制电源接口,可直接控制开启≤500w 的潜水泵。
当潜水泵功率>500w,须在仪器外部加接相应功率的交流继电器,通过仪器后面板的潜水 泵控制接口,控制交流继电器的线圈来控制潜水泵的开启。 注意:不能将大功率潜水泵(尤其是≥750w 的潜水泵)直接接至潜水泵控制接口,否则仪 器内部熔断丝容易烧断。潜水泵应尽量浸没在水里。
说明:管道材质 PVC,管道尺寸φ25,实际安装布管时,管道长度及配件(三通、直接、弯头、 变径等)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
4.2.3.2.3 安装 管路安装请参考以下仪表示意图进行。安装时,内部调节阀和外部调节阀先全部打开,用手堵 住采样管,开启潜水泵,慢慢松开采样管,逐渐关闭外部调节阀,直到采样管有水喷出为止,再逐 渐关闭内部调节阀,直到采样管内的水呈逐滴下流状或刚刚没有流出为止。Φ25 溢流管与Φ25 出 水管一定要分开安装,否则将会导致采样管处水压过大而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将采样管用倒锥接头和倒锥接头芯固定在取样接头上,采样管需伸入管道内 10cm,如图 4.6 所示。若不采集管路中的水样,则将采样管连同倒锥接头和倒锥接头芯一起取出,并用管路上的倒 锥堵头堵在取样接头上并拧紧(防止管路内液体喷出)。 图 4.6 管道安装原理图
4.2.3.3 废液管的安装 废液管安装请参考以下仪表示意图进行。在废液底座下方接硅胶管,并将硅胶管与废液底座连 接处用尼龙扎带扎紧,将硅胶管从侧方衬板的孔中穿过,并伸入废液桶 5cm(如果伸进过长,液体 过多时倒吸废液)。
将硅胶管与废液底座连接处用尼龙扎带扎紧,并将硅胶管从侧方衬板的孔中穿过,伸入废液桶 5cm(如果伸进过长,液体过多时倒吸废液)。
第五章 试剂
危险!为安全起见,化学试剂应由专业人员准备,配制试剂时请尽量遵守以下保护措施: 穿上安全服(实验工作服); 戴上安全眼罩/面罩; 戴橡胶手套; 本章中整个配药过程只能使用玻璃或者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品。
5.1 零点标准溶液(标一,0mg/L) 基本原料 需要量 A 蒸馏水 1 升 配置方法:装瓶待用。
5.2 COD标准溶液(标二,1000mg/L) 基本原料 需要量 A(阴凉避光保存) 硫酸 95-98% 分析纯 0.5 毫升 B(阴凉避光保存) 邻苯二钾酸氢钾 分析纯 0.4251 克 配置方法: 往 500 毫升的烧杯中加入 350 毫升的蒸馏水,搅拌期间,小心加入物质 A 和物质 B,待完全溶 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至 500 毫升的容量瓶加蒸馏水定容至 500mL,混匀后装瓶待用。此溶液的 COD 值应该为 1000mg/L。 使用邻苯二钾酸氢钾前,请将其置于烘箱中于 105 度烘干。 暂时不用的标液请置于冰箱中冷藏。置于设备内的标液建议每月更换一次。 当实际水样的浓度减小时,请把 COD 标准溶液的浓度作相应比例的调整。 配制标液的计算公式: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标液的体积=标准储备液浓度*应量取储备液体积 放置于仪器内的试剂,以 1 个月用尽为宜。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说明书 V8.10 - 12 -
5.3 试剂A溶液(氧化剂) 基本原料 需要量 A(阴凉避光保存) 硫酸 95-98% 分析纯 50 毫升 B(阴凉避光保存) 重铬酸钾 分析纯 16 克 配置方法: 往 500ml 的烧杯中加入 350 毫升的蒸馏水,用力搅拌期间,往其中小心地加入 50 毫升的物质 A, 一直搅拌直至溶液冷却到环境温度,继续搅拌同时往溶液中投入 16 克物质 B,待重铬酸钾完全溶解 后,加蒸馏水至 500ml。用抽滤器(烧结玻璃滤器)抽滤后待用。严禁将不溶物倒入设备内试剂瓶。 配置时,硫酸溶液一定要完全冷却后,方可加入物质 B,否则有产生红色结晶堵塞设备的可能。 本浓度在低氯低量程设置下,允许 COD 含量上限在 2000mg/L 左右。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水样 COD 上限值高低,酌情据比例增减物质 B 用量,同时据比例增减 COD 标准溶液浓度。建议大部分用 户,根据实际 COD 上限,选用低于本说明书要求的物质 B 浓度。 上述浓度配置是在低氯低量程设置下进行的,当选择高量程或高氯设置时,应在供应商提示下 对试剂浓度作相应修改。 放置于仪器内的试剂,以 1 个月用尽为宜。 危险提示: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咽都会造成严重中毒。 有累积效应的危险。 会引起严重的烧伤。 对于水生生物十分有害,可能会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应急措施: 如果进入了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并就医。 如果与皮肤接触,则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穿戴合适的防护衣服、手套和眼罩/面罩。 如果出现意外事故或者感到不适,请立即就医。 这些物质和容器按照危险废物的方法进行处置,不要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5.4 试剂B溶液(催化剂) 基本原料 需要量 A(阴凉避光保存) 硫酸 95-98% 分析纯 500 毫升 B(阴凉避光保存) 硫酸银 分析纯 5 克 配置方法: 往 1 升的烧杯中加入 500 毫升的物质 A,用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期间,往溶液中小心地加入 5 克的物质 B,待完全溶解后,装瓶待用。 严禁将不溶物倒入设备内试剂瓶。 放置于仪器内的试剂,以 1 个月用尽为宜。 危险提示: 皮肤接触及吞咽会引起严重的烧伤。 应急措施: 如果进入了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并就医。 如果与皮肤接触,则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穿戴合适的防护衣服、手套和眼罩/面罩。 如果出现意外事故或者感到不适,请立即就医。
5.5 试剂C溶液(掩蔽剂) 基本原料 需要量 A(阴凉避光保存) 硫酸 95-98% 分析纯 50 毫升 B(阴凉避光保存) 硫酸汞(II) 分析纯 25 克 配置方法: 往 500ml 的烧杯中加入 350 毫升的蒸馏水,用力搅拌期间,往其中小心地加入 50 毫升的物质 A, 一直搅拌直至溶液冷却到环境温度,继续搅拌同时往溶液中投入 25 克物质 B,待硫酸汞完全溶解后, 加蒸馏水至 500ml。用抽滤器(烧结玻璃滤器)抽滤后待用。严禁将不溶物倒入设备内试剂瓶。 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水样氯离子高低,酌情增减物质 B 用量。本浓度在低氯低量程设置下,允 许氯离子含量在 2.5g/L 左右。物质 B 浓度过低时,容易在消解池中产生白色沉淀而造成设备光电异 常报警或设备堵塞。对于大部分用户,一般推荐使用本浓度。 用户请勿随意选择高量程或高氯设置,否则有产生白色沉淀而造成设备光电异常报警或设备堵 塞的可能。 放置于仪器内的试剂,以 1 个月用尽为宜。 危险提示: 吸入、皮肤接触及吞咽都会造成严重中毒。 有累积效应的危险。 会引起严重的烧伤。 对于水生生物十分有害,可能会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的不利影响。 应急措施: 如果进入了眼睛,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睛并就医。 如果与皮肤接触,则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穿戴合适的防护衣服、手套和眼罩/面罩。 如果出现意外事故或者感到不适,请立即就医。 这些物质和容器按照危险废物的方法进行处置,不要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5.6 试剂的使用与保存 5.6.1 使用:只能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5.6.2 保存:避光保存。有的需要冷藏存放。应保存在只有专业人员或经批准人员能拿到的地方。
5.7 稳定性和反应性 配制试剂时应注意以下反应:与有机物的反应。与碱的反应。加水后的骤热反应。 配制试剂时可能产生的危险物质:三氧化硫、汞气体、三氧化铬。
5.8 试剂的放置 为安全起见,请严格按照下列事项将试剂放到仪器中: 穿上安全服(实验工作服); 戴上安全眼罩/面罩; 戴上橡胶手套; 按照 F46 管对应的标签,对应放置好试剂瓶,将 F46 管正确插入相对应的试剂瓶内,在从试剂 瓶中抽出或插入 F46 管时,要特别注意,防止 F46 管抖动使管壁上的腐蚀有毒试剂飞溅到周围 物体,切记要及时擦拭掉飞溅出的试剂液滴。 将采样管用倒锥接头和倒锥接头芯固定在取样接头上,采样管需伸入管道内 10cm。若不采集 管路中的水样,则将采样管连同倒锥接头和倒锥接头芯一起取出,并用管路上的倒锥堵头堵在取样 接头上并拧紧(防止管道内液体喷出)。
5.9 废液处理 COD 分析仪的废液有腐蚀性和毒性,由专门的废物处理公司进行处理或按下述方法进行处 理。把所有废液收集至一大容量耐酸碱广口式容器。向其中分批添加硫酸亚铁,并不停搅拌直至溶 液变为绿色为止,可用亚铁灵指示剂指示终点。然后再适当添加少许过量。再用氢氧化钠调节 PH 值在 8~10,向其中加入过量硫化钠,搅拌片刻,然后静置分离,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残渣进行抽 滤,然后洗涤干燥后回收保存。